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2011年,日本3.11地震及随后发生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为了降低反应堆温度,东京电力公司向反应堆注入海水,并储存了大量核废水。这种废水的处理方法已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不过,近日东京电力表示,由于其蓄水设施的储存能力将达到极限,计划将核废水排入大海。如果日本政府通过该决议,则意味着从2022年开始,受污染的核废水将被排入太平洋。
对此,东方卫视《全球交汇》邀请了三位嘉宾,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于洪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李秀石、蒋天骄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讲师,探讨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以下为蒋天骄博士采访全文:
1、为什么五种处理方式中只选择了“污水排海”方案?是不是因为储罐不够,所以我们选择排放呢?
蒋天骄:污水量太大了。这是一个更现实的原因。我认为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其他选择相对昂贵。日本目前正在考虑的方法是将它们稀释后分批排放到海里。
2、九年后,核废水对地球的影响是否仍然非常有害?
蒋天骄:核材料泄漏问题仍然存在很大担忧。无论监测的标准如何,对人们的心理肯定都会产生很多影响。
3、据称,2013年,日本东电购买了“ALPS”核废水处理设备,能够处理除氚以外的62种核废水。你相信核废水可以净化吗?
蒋天骄:氚很特殊,不能这样处理。此外,东京电力有撒谎和隐瞒信息的历史。这样的消息总让人感觉不置可否。除了放射性元素外,还应考虑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甚至微生物。还有人质疑仅处理同位素的设施能否将污水处理至正常水的水平。
4、核事故发生后,是不是立即解决比较好?
江天骄:强者就应该斩断手腕,立即做出果断的决定。日本可能考虑了许多因素,包括许多受害者的重新安置、该地区的严重破坏以及随之而来的海啸。当时采取的措施类似于“用钝刀割肉”,但随着污水不断积累,污水变得越来越麻烦。
5. 日本是否考虑过核废料的风险和危害?
蒋天骄:日本肯定考虑过相关核事故或核废料安置的风险和危害,但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日本目前的官僚和工商界已经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政界、官僚和产业链。三角利益集团。监督难,决策执行难动摇,公众力不从心。
6. 日本大多数人反对。你怎么认为?
蒋天骄:核污染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是东电或日本的问题,而是全人类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否可以找到更好的国际监管应该拭目以待。
7. 来自福岛的核材料已经到达太平洋沿岸。为什么西方媒体的报道这么少?
蒋天骄:日本的核项目从来不以能源和经济为重点,有一定的军事和安全考虑。日美结盟后,日本的核项目得到了美国的一定帮助。我国获得原子弹后,日本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国际社会要求日本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为无核国家。现在解密文件显示,日本政府希望开发高科技民用核技术。美日条约规定日本作为无核国家拥有后处理权利,这是非常危险的,对地区核安全和核扩散构成巨大风险。
八、您对日本政府处理朝核问题有何建议?
蒋天骄:通过国际合作,我们可以找到适合日本的解决方案。
来源 |东方卫视·环球路口,也可点击“阅读原文”观看“看看新闻联播”原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