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你喜欢物理还是害怕物理,这是一个与好奇心相关的问题。教了这么多年,接触了这么多学生,她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我那么好奇,更可怕的是很多老师也没有我那么好奇。她也明白,他们才刚学完题目,哪里有时间好奇?所以,她想办法用自己的好奇心去感染别人。
文字|周琪
编辑|沉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科学奶奶
乍一看,快手主播吴老老不回答问题,似乎有些可笑。作为热门物理博主,她使用的道具远远超出了物理实验仪器的范围:当她谈论正负电子对撞机时,她拿着羽毛球拍,当她谈论CSNS散裂中子源时,她拿着一个信纸。当谈到宇宙射线时,我举起了扫帚。当谈到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时,我举起了锅……
就这样,每一个听起来很难的物理术语都与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为了表现稳定和平衡,吴奶奶用牙签串了三颗花生。摇摆的花生仿佛在跳舞,她也跳起了花生舞。随后,她讲述了花生具有稳定平衡的特点以及为什么不会摔倒。它也可以用一只脚保持平衡,因为它的重心在支点以下,所以当有一些扰动,我把它晃来晃去的时候,它仍然可以回到平衡位置,因为重力把它往下拉,重力把它往下拉。拉它下来,地球也拉它下来。这段短视频在快手上的播放量接近350万次,点赞数超过11万。
视频中,吴奶奶总是穿着同样的衣服,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一件看起来像宝箱的浅军绿色背心——她总能从背心的口袋里拿出很多小玩意儿,所以年轻的同事们都称她为百变老人。 。她总是问,为什么?语气始终是耐心的,同时还带着一些兴奋和兴奋。问完之后,她撅起嘴,歪着头若有所思,似乎真的很困惑。
这些生动、有深度的视频很快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喜爱。不回答问题的吴奶奶在快手上获得了132.7万粉丝。我上学的时候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老师。如果在中学物理课上能有这样的实验就好了。如果学校物理老师这样教,我也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忍不住感叹。吴奶奶的科普视频让他们发现,曾经在课堂上令人生畏的物理,原来可以如此友善、有趣。
吴奶奶的快手主页
最近在快手上走红,很快就红遍全网的吴奶奶,其实就是同济大学退休物理学教授吴育仁。她今年72岁了。今年是她科普物理科普的第16个年头。此前,她一直通过写书、讲课等传统形式普及物理科学。现在,短视频为她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一种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的形式。
我们没有人见过宇宙射线,但它们呼啸着穿过我们的房子、衣服,甚至我们的身体。嗖嗖,嗖嗖,嗖嗖……它们是什么?他们是来自宇宙的访客……吴奶奶的语言将日常生活的质朴与一定的诗意和浪漫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很多时候,这样的诗情画意都受到了网友的热烈反响。在吴成名后的第一次快手直播中,大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暗物质和反物质有什么关系?我们如何解释同一动物在同一参考时间内在两个不同星球上的衰老速度的巨大差异?平行宇宙存在吗?反粒子真的存在吗?
一个从学校毕业很久的人看到了吴奶奶的视频,开始重新询问中学时困扰他但尚未得到解答的物理问题。他们给吴奶奶留言,问各种他们好奇的问题,比如永动机、电磁屏蔽效应、洛伦兹力……还有一位搞机械工作的网友,自己设计了一个装置并发送给吴奶奶。吴奶奶看看行不行。有道理。
网友的热情让吴育仁感受到了短视频的力量。事实证明,短视频可以接触到这么多人,影响力远远大于课堂和讲座。她不在乎粉丝数量有多少,但找到更好的方式来普及物理科学让她感到高兴。她希望将科学传播给更多人。她的家人也很高兴——很欣慰她这么长时间的科普努力,现在终于有了看得见的成果。老婆还给她写了一首打油诗:我用视频教物理,演示实验不回答问题,是个背心里藏着宝藏的科学奶奶。吴育仁把示范改为探索,又写了几句话:回到家,马甲洗好了,现成的食物可以充饥,爷爷承包买菜做饭,奶奶开心地笑了。
物理大观园
突然间我就红了,人们都羡慕我,但我不想被羡慕,我只想做我喜欢做的事。吴玉仁说道。
她说她喜欢做的就是普及物理科普。起初,她并不愿意拍短视频。她觉得这样的事情最好由年轻教师来做。最终还是李浩荣说服了她。李浩荣现在负责快手账号不作弊的吴奶奶的视频拍摄。他知道吴玉仁会答应他,他也理解她——只要是为了科普目的,她就一定愿意出丑。
吴育仁对科普的兴趣由来已久。退休前,她在同济大学担任示范实验室主任近20年。她的科普生涯最初源于同济内部的小规模尝试。比如,她从同济小学借了一些实验仪器,并接待同济的孩子们参观实验室。 2007年,在她的多方努力下,同济大学建立了上海第一个面向青少年开放的物理探索实验室。
吴育仁希望每个人都喜欢物理。因为讨厌死记硬背,喜欢动脑筋,所以物理和数学是吴育仁学习时最喜欢的两门科目。但成为老师后,她发现很多学生害怕物理。我认为物理是这么好的一门学科,为什么人们认为它没有我的那么深?对此,她感到非常遗憾。有趣的事情必须与他人分享。自己一个人偷偷玩就不好玩了。如果同学多了,大家都开心,那我就更开心了。
吴奶奶在物理探索实验室
吴玉仁喜欢别人叫她吴奶奶(后来她教的很多学生都陆续有了孩子,孩子们追着她喊她奶奶,这个名字就慢慢流传开了),因为她感觉自己进了学校。大观园的刘奶奶对物理大观园的一切都感到新奇。
物理学让整个世界和自然展现在我面前。在她眼里,物理既有趣又美丽。她觉得自然是美的,描述自然基本规律的题材一定是美的。例如,麦克斯韦方程组基本上用四个公式概括了整个电磁理论,并且这四个公式的形式非常对称。 。
物理探索实验室成立后,当时还是学生的关大勇成为副站长。后来他创办了智勇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聘请吴育仁担任顾问。多年来,他一直是吴育仁科普路上的伙伴。 。关大勇觉得吴育仁和普通老师很不一样。她非常喜欢科学和科普。比如,走在路上的时候,吴玉仁会突然弯下腰,看看这里有彩虹。你知道原理吗?为什么它在这里而不在那里?买西瓜吃的时候,吴玉仁会先打开手机上的传感器应用程序,敲击西瓜,测量西瓜的声音频谱——她想看看什么频谱的西瓜更甜。
你喜欢物理还是害怕物理,这是一个与好奇心相关的问题。教了这么多年,接触了这么多学生,她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我那么好奇,更可怕的是很多老师也没有我那么好奇。她也明白,他们才刚刚研究完题目,哪里有时间好奇?所以,她想办法用自己的好奇心去感染别人。
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新奇的事物以及我从未见过的事物。即使我以前从未吃过东西,我也想尝试一下。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吴玉仁说道。
近日,我在直播间与快手化学科普达人戴博士进行了一场PK,又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虽然一开始对于制作短视频有些犹豫,但一旦决定去做,吴育仁就表现出了他对教学和研究的热情。前一天商量好选题,第二天就写剧本了。快手更新的系列视频《科学武器,筑梦未来》就是她的创意。李浩荣本来不喜欢这些视频,因为距离太远,而且很无聊,但吴玉仁坚持要拍。后来,当吴奶奶买了一个大锅,对着大锅讲,对着羽毛球拍,对着废纸篓讲,他觉得枯燥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快手上的反响也很好,第三个视频点赞数超过5万。
吴育仁喜欢看到网友的提问,也喜欢他们的质疑。她自己也总是担心自己有什么不好说的话,会被人误解。其实我希望大家敢于质疑。要么是权威人士说的都是对的,所以现在网上有人给我提出建议和错误,我感觉很好。
儿科
如今,吴奶奶为网友呈现的风采,来自于物理学教授吴育仁的多年积累。早年在南昌大学教物理时,她注重运用视觉隐喻。当时没有实验仪器和电脑,演示用的挂图也旧了,她就自己画了一张新的。后来她到了同济大学,同济物理系有做示范实验的传统,有一个很大的示范实验室,这让她如鱼得水。
实验室主任的工作比较复杂,包括很多服务性的工作,比如准备供教师课堂使用的实验仪器、调试仪器、运送到教室等。所以很多老师都不愿意这么做,但是当领导询问吴玉仁的时候,她立刻就答应了。她觉得自己以前只是说、在黑板上写。她对实验室里的一切都感到很新奇。作为一名老师,她不能乱动实验室的设备。现在好了。你让我当导演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我说我真的很高兴。这更好玩。
好玩是吴育仁在采访中说得最多的词之一。她的实验室很有趣;路上看到人们抱着孩子很有趣;她妻子写的打油诗很有趣;在农村小学教书的经历很有趣……
而她的父亲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吴育仁的父亲是中国第一代航天员。虽然他每周只和孩子们待一天,但他总是和他们一起玩。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充满欢笑。当我们去公园玩的时候,爸爸会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躲在树后面,我们就会去找他。爸爸在哪儿?爸爸在哪儿?或者他会牵着他们的手走到电线杆或树边。当他走到另一边时,他故意走到另一边。让自己出丑,让他们笑。
最初建议她学习物理的是她的父亲。后来,她经常被问及女性学习物理的情况。虽然上学时班上女生确实很少(南昌大学物理班有40多人,女生只有3个),但她对自己的成长经历却很清楚。感觉较少受到性别因素的阻碍。去井冈山教育学校之前,当她向公社领导申请从语文转专业时,对方说,为什么女孩子不学语文,学物理呢?她只是微笑。她认为,男孩和女孩之间科学表现的差异更多是由于社会观念放大了性别差异。很多女孩子从小就被定位在自己适合做的事情上。
吴奶奶短视频中看似无厘头的风格也由来已久。以前,当课堂上有正式的驻波实验仪器时,吴育仁会在电机上绑一根橡皮筋来演示驻波。这还不够,她又省了很多口罩,剪掉了挂在耳朵上的带子,还做了驻波实验仪器。我对此表示反对,我说何必呢,橡皮筋不难做。她对儿科偏爱到这种程度。同济大学的老同事卢如杰说。现在他是吴育仁的科普搭档,经常以吴奶奶的助手出现在快手视频中。
卢汝杰并不是唯一一个发表这样言论的人。在同济时,吴育仁曾申请过上海市示范实验教学成果奖。专家组前来审核。一位专家看到那里放着一些小玩具,嘟囔道:“有点幼稚。”他想,把小玩具放到大学课堂上怎么样?对此,吴玉仁有着自己的想法。她想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让他们明白家里的东西可以用来学习和探索物理。
吴奶奶带领学生做示范实验
吴育仁本人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对待物理的。她喜欢玩具,看到任何有趣的东西都会买,而且喜欢拆开研究。李浩荣记得有一次吴育仁买回了一颗魔法螺丝,这是魔法中的道具。我想只要知道里面有磁铁就够了,但她不一样。她会买两本,然后带回给老师,让老师打开。里面的原理和她想象的一样,那它是怎么供电的呢?
吴玉仁喜欢踏踏实实地研究和解释物理,但生活中的她其实是一个糊涂的人,总是开玩笑。有一次她正在跟系主任说话,旁边一个男人走过来给了她一百块钱,让她帮忙还给人家。她答应了,好吧,好吧,然后就把钱放进了口袋里。晚上给谁呢?我不记得了。我想再问一下。谁给我的?我什至不记得了。经过一番询问,她终于知道了。但现在回想起这件事,她还是忘记了是谁让她还钱的,最后又还给了谁。
由于她总是心不在焉,妻子几乎不让她做家务。因为她总喜欢思考实验和工作,所以偶尔做家务时,她要么打碎碗,要么烧锅。因为经常忘记背包,她后来买了几十件有很多口袋的背心,穿了很多年。
未来科学家
采访中,吴育仁反复强调,自己很普通——物理不强,教学不强,其他都不强。对于这样一个迷茫的人,有什么可写的呢?电视剧(中)没有那么有趣。但她觉得自己的优势就是可以坚持做下去。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事情都不强的人,只要坚持,并能真诚地用自己的想法感染别人,也可以为社会做点事。
吴玉仁觉得自己这一生非常幸运。也许正是这段经历塑造了她乐观务实的性格——她不太在乎失败和挫折,她总是在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因为我觉得你后悔是没有用的。只要想想接下来要做什么,接下来怎么弥补,或者接下来怎么努力,事情就能向好的方向发展。这种努力是有效的。有些想法是没用的,所以我不会去想它们,所以我总体上还是很高兴的。
现在,她想让每个人都能接触到物理学,她希望它被公众注意到、接受并(产生)兴趣。短视频的流行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她离这一理想又近了一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快手认识了吴奶奶,并对她介绍的物理大观园产生了兴趣。
吴育仁在同济的时候,曾对学生说,等我退休了,我要开一所幼儿园,把你们的孩子送去那里。我可以教他们我想教他们的东西,我们可以一起玩科学。没有回答问题的吴奶奶用另一种方式让她的愿望得以实现。吴奶奶在快手上的视频构建了一个不限年龄、不地域、不班级的庞大网络校园。更多的人一起玩科学。
2003年跟随吴育仁学习的学生杨连宝认为,老师从那时到现在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她可能会更专注于教育和传播物理知识。我想这就是她的理想。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让大家都对它感兴趣,应该对国家未来的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吴玉仁本人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做好科普和创新教育工作,给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带来幸福,为国家的未来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吴奶奶正在看孩子们的科学作品
吴育仁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短视频科普,她只做有趣。她觉得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系统地介绍物理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物理的普及。
但至少,她至今影响了一些人,包括很多网友和她身边的人。
起初,为了让吴玉仁在拍摄短视频时更有活力,负责视频拍摄的李浩荣带着6岁的儿子过来,让他坐下来听吴玉仁讲课。李浩荣发现儿子也在他的所见所闻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当他看到外面有一把扫帚时,他就会大喊,这不是吴老师宇宙射线的扫帚吗?当你看到滤锅时,你会说,这不是法拉第笼吗?还有一次,我骑着电动自行车,但自行车没电了,一直向前滑行。既然我的脚没有支撑,你认为为什么这辆车会自动前进?这是惯性!听到孩子的回答,李浩荣有些惊讶。他想,这一定是跟吴奶奶学的。
老同事卢如洁感叹吴玉仁真的很喜欢物理,真的很喜欢学生,不然她也不会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教500米天文望远镜。学生们吵闹起来,她有些生气,但随后她耐心地安抚了他们。但卢如洁在一旁想,何必用这么大的话题来哄孩子,谈论用重要的工具去筑梦。这就是我喜欢的。她告诉你,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与物理学有关。我达不到她的水平。卢如杰说道。
虽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对她讲的内容感兴趣,但只要孩子感兴趣,她就会很自豪,会奖励孩子一朵花或者一个小玩具。有时,当她看着这些对物理感兴趣的孩子时,她想象这些孩子将来会成为科学家。这些未来的科学家都是我吴老师培养出来的。
带孩子去看直播
如今,吴奶奶的精力还不止于此。她已经七十多岁了,精力充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快手短视频的精彩世界里,博大精深的实体大观园,还有更多对知识充满好奇的人,都与吴育人产生了超越时空的联系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