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今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计划在两年内向海洋排放123万吨福岛核废水,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并引发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如今,世界再次因日本处理国内另一重大问题——核废料的方式而引发轩然大波。
据日本媒体《每日新闻》当地时间8月6日报道,日本政府可能允许出口核电站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三类废料,理由是“国内处理核废料存在困难”。据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预计将在今年内制定基准计划并公开征求意见,以修改出口管制项目。
自今年3月18日茨城县东海村核电站机组正式拆除以来,据经济产业省统计,日本已确定了11座核电站和24座反应堆的废弃指导方针。
日本硬“核”运营
事实上,福岛核电站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地的核专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但日本最终选择了通过抽海水冷却核反应堆来应对危机。然而,用于冷却核反应堆的海水最终会变成携带大量放射性物质的核废料,无法回收利用,只能储存在大型储水罐中。
日本福岛核电站。 (图片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由于需要不断添加海水来冷却核反应堆,日本政府去年10月下旬无奈承认,不再有能力建造储水罐储存核废料,需要处理核废水。
这种处理方法外界很难理解——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日本政府于今年4月13日正式决定将核废水排入大海。尽管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此前曾表示,经过两次处理的核废水才被排放,只剩下相对无害且难以去除的“氚”元素。不过,直到日本媒体调查并发表报道后,东电才承认核废水中还存在其他放射性物质超标。
不仅是核废水,日本政府对福岛废弃核反应堆的拆除还产生了蒸汽发生器等一批放射性较低的废旧机械。如果不及时处理,后续的拆除工作很可能会受到阻碍。
此外,核废料中含有一些可回收的部分,这些部分也可以在进口国进行回收。根据放射性废物安全国际条约,核废物原则上应由废物产生国处理,但也有向其他国家出口核废物的先例。
作为一个一向标榜环保的国家,日本政府一直特别擅长回收再利用,其环保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期间,日本也在极力践行自己的环保理念。不过,也有人质疑日本政府在奥运会期间的节约行为,认为他们的环保宣传实际上是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这与日本处理福岛核危机的做法是一致的。
因此,有日本民众表示,日本政府出口核废料的举动简直荒唐可笑。
谁来处理核废料?
值得一提的是:会有国家选择进口核废料吗?
事实上,在美国、瑞典等许多发达国家,确实存在具备处理核废料能力的企业。他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处理设施和技术,将这些低放核废料经过去污、解体、溶解后重新利用。
据每日新闻报道,日本此次计划出口的三类核废料分别是蒸汽发生器、加热器和乏燃料储存罐。因为运输技术也非常成熟,所以不用担心这些核废料的运输。
据欧洲核学会统计,早在2001年,全球每年通过公路、铁路或船舶运输高放核废料的数量就超过1000次。这些核废料均装在坚固、安全的钢桶中,迄今为止未发生过钢桶破裂或泄漏事故。
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的北斗智库此前指出,国际上处理高放核废料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对核废料进行处理,放入大罐中深埋地下。 。此方法适用于美国和加拿大。如此广阔的国家;另一种是将装有核废料的金属罐放入选定海域以下4000米的海底。
事实上,日本政府提出了五种处理方案,包括排入大海、变成水蒸气排放到大气中、沿着地下管道排入地下深处、电解、固化埋藏等。地下。
据《每日新闻》报道,截至2019年5月,日本至少有1.6万吨核废料需要处置,采用玻璃凝固和深埋后仍产生1万吨核废料。但作为一个土地资源有限、近30年发生8万多次地震的小国,填埋方式显然不适合日本。
不仅如此,由于日本没有专门处理核废料的设施,因此只能选择出口。
但出口并不意味着日本可以“放手购物”——必须提前通知或获得出口国同意,且仅限于蒸汽发生器等低放射性、相对易于回收的核废料。
事实上,日本处理核危机善后事宜屡次引发国际广泛争议。其中,作为日本的盟友,美国虽然表面上支持日本排放核废水,但在幕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却禁止从日本进口所有农牧水产品早在2015年。
日本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将核废水排入大海。 (图片来源:法新社)
与美国的“偏执行为”不同,包括韩国在内的多国直接对日本的行为提出抗议。韩国政府于2020年11月向日本政府发出呼吁,要求日本放弃排放核废水,否则将与国际渔业界合作,对日本采取强硬措施。朝鲜媒体朝中社也批评日本向大海排放核废水是犯罪行为,要求其立即停止排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进一步强调:“海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太平洋也不是日本的下水道。日本不应让全世界为其核废料处理埋单。”
值班: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