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一、幼儿园小朋友一日生活流程:
活动名称
小学、初中
大学和学前班
入场、早检
7:30-8:00
7:30-8:00
幼儿早餐
8:00—8:40
8:00—8:40
区域活动
8:40-9:00
8:40-9:00
教育活动
游戏活动
9:00--9:30
9:30-10:00
9:00--10:00
户外活动
10:10-10:50
10:10—11:00
教育活动
10:50-11:20
11:00—11:40
幼儿午餐
11:20—12:00
11:40-12:20
午餐后安静的活动
12:00—12:20
12:20—12:30
幼儿午睡
12:20—14:30
12:30—14:30
起来吧,醒来吧
14:30—15:00
14:30--15:00
游戏活动
15:00--15:30
15:00—15:30
为孩子离开幼儿园做好准备
15:30—16:00
15:30—16:00
孩子们离开幼儿园
16:00—17:00
16:00—17:00
注意:在饮水和如厕时间,孩子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喝水和上厕所。冷热季节,可根据天气变化临时调整户外活动。
2、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入园、晨检
对幼儿的要求:
(1)衣着整齐,高高兴兴地入园,礼貌地与老师和幼儿见面。
(2)礼貌地向父母告别。
(3)(中大班幼儿)学会告诉老师身体是否感到不舒服。
(4)将外套、帽子等折叠整齐,放在固定的地方。
(5) 进行简单劳动:
能够移动自己的椅子(小班)
清洁个人桌椅、放置玩具等简单任务(中班)
在完成自己的事情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义务生制度,培养孩子服务集体(大班)的意识
给自然角落的动植物浇水、喂养和清洁(中学和高中班级)。
对教育人员的要求:
(1)幼儿入园前清洁室内外活动场所,开窗通风。
(2)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孩子,询问家长孩子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孩子的药品发放工作。
(3)晨检:按晨检常规规定进行。
一般要求:对孩子的面部、皮肤、眼睛、喉咙、精神一一观察,并向家长询问。
仔细做第一次触摸:是否发烧;第二检查:咽喉、皮肤、精神;第三个问题: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第四检查:仔细观察孩子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组织晨间活动:准备玩具、材料和活动器材,引导幼儿参加各种自己喜欢的活动。
对幼儿教育活动的要求:
(1)活动前,逐渐过渡到安静状态。
(2)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逐渐养成动脑、动手、手脑并用的习惯。上流社会的孩子可以对自己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
(3)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热情发言或提出问题。
(4)坐姿自然端正,不打扰他人,不打断,不抱怨,养成倾听的习惯。
对教育人员的要求:
(一)做好教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充分理解、分析、熟悉教材,编制教育活动计划。书面材料必须背诵,示范动作必须熟练、准确。 (教育活动计划应提前编写)。
2、活动前,提醒孩子收拾好玩具,上厕所,做好活动的身心准备。
3、教具和学习材料:实物、图片、模型、教具、实验用品、玩具或其他材料应在前一天准备好,用品数量应大于儿童人数。
(二)保障教育质量
1、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方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富有创意。
2、注意观察和理解幼儿,幼儿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引导。
3、能够以孩子为主体,面向全体孩子,让孩子充分运用感官,动脑、动嘴、动手,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教育过程中注重启发引导、随机教育、个别教育。
5. 教学风格和语言:
(一)教学风格亲切自然,情感真挚。
(2)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简洁、准确、规范、生动。
6、注重保健要求,培养儿童正确的坐、站、走、握笔姿势,保护儿童视力和咽喉。
幼儿喝水的要求:
(1)用自己的杯子喝水,喝水时不要开玩笑,用完后将杯子放回原处。
(2)握住杯柄,不要把玩杯子,更不要将手放入杯口。
(3)能够接收适量的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并且不要将水洒在地上。
(4)接水后,离开接水区喝水。排队等候的儿童应耐心等待,不得推挤、拥挤。
对教育人员的要求:
(1)儿童使用杯子前应进行消毒,并指导每个儿童将杯子放在杯柜的固定位置。
(2)儿童需要喝水时应随时给其喝水。班内时刻保证温水,并提醒孩子及时喝水。
幼儿浴室要求:
(1)洗涤时不拥挤。
(2)学会掌握一定顺序的洗手方法。
1.卷起袖口。小班的孩子会得到老师的帮助,中班的孩子会互相帮助,大班的孩子会独立操作。
2. 先弄湿双手并涂上肥皂。
3、按照手掌、手背、手指、手腕的顺序洗净双手,然后冲洗肥皂泡沫,抖掉水滴,用自己的毛巾擦干双手,挂上毛巾,放下袖子。
(三)自觉遵守洗涤规则和方法,行动迅速、认真。不要玩水,不要浸泡衣服和地面。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
2、不要吮手指、不要咬手指、不要用脏手擦眼睛。
3、能够正确使用纸巾、擤鼻涕。
4.不要随地吐痰、排便或小便。
5. 请勿将物品放入口或鼻中。
6. 能够使用垃圾桶,并将垃圾扔进垃圾袋。
7.保持桌面和墙壁清洁,特别是在美术课上,不要在桌面上使用蜡笔或水彩画。
8、能够收拾好玩具和用品,不把玩具扔在地上,不咬、玩学习用具。
对教育人员的要求:
(1)做好洗手前的准备工作,擦毛巾、放肥皂、准备自来水供孩子洗手。
(2)指导幼儿根据器具、设备分批洗手。
(3)教导或提醒儿童洗手的顺序和方法。
(4)提醒儿童遵守洗涤规则。
(5)定期检查儿童卫生状况,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膳食要求:
(1)快乐、安静地吃饭,逐步掌握独立吃饭的技巧。
(2)吃饭时不要大声说话或随意开玩笑。
(3)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初高中用筷子),一手拿碗。喝汤时,要用双手握住碗。
(4)干稀(汤)吃,蔬菜和米饭一起吃,不要带汤吃米饭。
(五)逐步养成文明就餐行为和习惯。
1.吃饭时要慢慢咀嚼,慢慢来,不要咂嘴。
2、不挑食,不用手抓食物,不留下食物,不弄脏桌子、地板和衣服,不东张西望。把骨头、残渣放在指定的地方,不想吃的食物不要放到别人的碗里。
3. 吞下最后一口饭后,他站起身来,轻轻放下椅子,离开餐桌,将餐具归还。
4.饭后漱口、擦嘴、洗手。
对教育人员的要求:
(1)安排孩子饭前安静活动。
(2)饭前提醒孩子收起玩具、收起椅子、洗澡、准备饭菜。
(3)指导值班学生工作、擦桌子、准备餐具。
(4)收集和分发食物。掌握并登记每日主餐和副食的摄入量,以及儿童的实际食物摄入量和剩余量。
(5)为勤洗手的孩子安排膳食。营造愉快、安静的就餐氛围,不处理孩子的问题,不引起哭闹,让孩子情绪稳定,积极进餐。
(6)进餐时,保育人员要集中注意力,观察、照顾好幼儿,并以温和、亲切的方式指导、帮助幼儿掌握进餐技巧。吃饭时,不要拖地或扫地。
(7)及时归还碗筷,清理餐桌,清洁地面。对口巾和漱口杯进行消毒。
(8)午餐后组织幼儿自由散步10分钟。饭后是一段轻松自由的时间,老师可以与孩子们进行个别交谈,了解孩子们,增进师生关系。
幼儿午睡要求:
(1)午饭后散步、上厕所。保持安静的心情。不要大声说话、大笑或发出噪音。进入宿舍前请轻装上阵。
(2)中大班幼儿自行整理枕头,脱衣裤的顺序为:先解衣扣,再解鞋带(小班幼儿由老师帮助),脱鞋,袜子、裤子,最后是上衣,折叠整齐放在固定的地方,鞋子放在床底下。
(3)上床睡觉,不要带任何小玩具,赶紧盖上被子,闭上眼睛,不东张西望,安静地入睡。
(4)早起的孩子可以安静地活动,不发出噪音,不打扰他人。
师资要求:
(1)孩子睡前半小时开窗通风。冬季,幼儿进入房间睡觉时应关闭窗户。
(2)对于小班的孩子,老师会帮助他们放枕头、拉被子、展开衣服。
(3)午饭后组织幼儿安静散步、上厕所,尽量避免可能引起兴奋、影响睡眠的新奇刺激。严禁大声说话、大笑或大声喧哗,营造安静的氛围。
(4)及时、仔细地给每个孩子盖上被子,纠正不良的睡姿,培养孩子右侧睡或仰睡的好习惯,不蒙头。夏季炎热时,可用柔软的毛巾轻轻地为幼儿擦去汗水。
(5)经常检查、发现儿童表情异常及时报告和处理。
(六)值班人员应当利用儿童睡眠时间,并做好值班记录。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开宿舍从事私人工作、读书、睡觉等。
(7)时刻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气温暖无风时,可打开窗户、拉上窗帘,但要避免对流风吹向幼儿。
幼儿起床的要求:
(1)按时起床,掀被子,按顺序穿衣。
着装顺序:上衣-袜子-裤子-鞋子。
穿搭方法:先披上披肩,捏住衬衫袖口,然后插袖翻领,拉开门襟,然后扣上衣服的扣子(开始先学扣最上面的扣子)。穿裤:先将裤前片朝上,双脚同时放入裤内,将裤腰提起,将衬衫塞进裤腰,向外舒展平整,系好裤带。穿袜:将袜底平放,脚趾朝前,用双手将管子捏到袜跟处,然后穿在脚上。先穿上脚趾,脚后跟用力,然后拉起袜子。 (小班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学习)。穿鞋:首先分清左右鞋,穿上并系好带扣鞋带。 (小班时,老师会帮忙绑起来)。
(2)学会整理床铺
折叠被子时,先将两侧向中间折叠,然后从两端折叠,放置床的固定端,将枕头放在被子上面,平铺,将床单拉直(小而中班,老师会帮忙,先做一些辅助工作,大班则要求独立做好)。
对教育人员的要求:
(1)要求孩子按时起床。仔细询问孩子的睡眠状况(可以让先醒的孩子起床)。
(2)指导帮助孩子掌握穿衣、铺床等一系列常规和要求(小班、中班、大班应有区分,小班多一些照顾,中班多一些帮助,大班多一些)指导)。
(3)关注儿童的外在表现:精神、皮肤、呼吸等,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4)一一检查幼儿的衣物、床铺是否整洁。提醒收拾好后的幼儿去厕所大小便。
(五)做好交接班工作。
对幼儿进行游戏和体育活动的要求:
(1)有兴趣、活泼、快乐。
(2)与老师一起做好活动准备。
(3)在老师指定的场地进行比赛。比赛过程中请勿乱跑、喊叫;室内说话、动作轻柔;使用场地时协商并互相照顾;选择游戏后仔细玩。你可以改变游戏,但不要干扰他人,也不要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干扰他人的游戏。
(4)能够正确使用玩具、爱护、收好玩具。
(5)在游戏中对同伴友善、谦虚、合作、乐于助人。
(6)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动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开始解决。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
(七)体育活动中精神集中,遵守规则,巩固和提高动作技能,能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8)活动结束后能够主动收起玩具和材料。
(小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收拾玩具;中班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独立收拾玩具;大班学习独立收拾玩具)。
对教育人员的要求:
(1)确保儿童游戏和户外活动不被占用。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中体力活动不少于1小时)。
(2)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场地、玩具、材料,保证游戏和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组织、指导幼儿游戏和活动。
1.每天的计划中安排各种游戏和活动,注意运动和室内外活动的交替,面向整体,注重个体差异。
2、在游戏和活动中,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和表现,深入了解幼儿,以便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但不要干扰幼儿的游戏活动。
3、游戏和活动要体现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4、注意儿童安全。
对孩子离开幼儿园的要求:
高高兴兴地离开幼儿园家,带上家里的用品,礼貌地与老师和孩子们告别。
对教育人员的要求:
(1)离开幼儿园前,老师与幼儿进行简短交谈,与幼儿一起回顾一天的生活,表扬好人好事;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提醒他们回家时的注意事项。
(2)离开幼儿园前,检查孩子外表是否干净整洁,并提醒孩子带回家用品。
(3)家长接孩子离园时,可以联系家长,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对于没有及时接走的孩子,要组织适应活动,等待家长来接。
(4)离开期间,防止儿童走失或被不明人士带走。
(5)幼儿离开幼儿园后,必须清理活动室并关闭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