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日本正式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
2011年,日本宫城县发生9级地震,导致日本主岛向东移动至少2.4米。据消息人士透露,地震导致地轴发生移动。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了日本东海岸,位于该县南部的宫城县福岛县也遭受重创,同时日本最大的核电站福岛核电站也遭受巨浪袭击,导致站内设备故障,酿成严重事故。大量核污染物泄漏。灾难发生后,日本将核电站半径20公里范围划为疏散禁区。十几年过去了,很多当地居民仍然不敢轻易靠近。
为了尽快控制爆炸,日本采用冷却的方式不断向反应堆注水,导致1000多个储罐充满了核废水,储存了超过130万吨核废水。早在2021年,日本就已经颁布了上限,刻不容缓,但如何处理这些核废水却成了一个大问题。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最终的处理方式是直接排入海中。
去年4月,日本有关部门正式决定将福岛核电站数百万吨核废水处理后排入太平洋。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全球轩然大波。许多人担心核废水会流入附近海域。各国和地区,甚至日本居民也对此声声谴责不断,但日本却对外界的质疑和谴责置若罔闻。今年6月12日,日本启动了相关排放设备。经过半个月的运行,计划进展顺利,将于6月底正式开始核废水排放。随着进海计划,日本真的要面临很多批评。
日本核废水将影响哪些国家?
日本排放核废水的地点位于日本东部距福岛3000海里的地区。这个位置位于北赤道附近。日本认为,这里的排放距离周边国家比较远。在流入附近的大海之前,辐射性会被海水稀释。然而,当日本正式启动这一计划时,韩国人一开始就坐不住了。先是3000人在首尔集体抗议,然后开始囤积海鲜、海盐等物资,并计划几年内不会再购买市场上的海产品,其实如果按照洋流方向来判断的话,风力作用下,核废水将随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东流。然而韩国距离日本不到200公里,从东北到西南有千岛群岛。如果日本正式排放核废水,寒潮将蔓延的地区很可能在一个月内沿着海水流向韩国附近。据测算,如果核废水排入大海,至少有10万渔民将无法谋生。 。
除日本周边国家外,美国、加拿大等隔海相望的国家也将深受影响。按照日本的计划,日本如果要排放数百万吨核废水,至少需要数十次连续排放。 2017年,如果日本、韩国西侧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受海水流动影响还较小,那么顺着洋流方向,穿越太平洋到达美国、加拿大而其他地区只会三到四次。 2016年,还有一股加州洋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动,也将到达墨西哥等地区。如果它继续沿着北赤道暖流向西环流,整个太平洋几乎一半都会被核废水污染。而且,太平洋并不是封闭的海洋。通过海洋之间的相互循环,在日本完成核废水排放之前,全球大部分沿海地区都将受到影响。
此外,日本北海道居民也感到不安。要知道北海道渔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受日本暖流和库里兰寒流相互作用影响,浮游生物极其丰富,每年可带来300万吨以上的鱼产品。然而,这个地方的渔业覆盖了日本全国2%的渔获量,其海鲜产品销往国内外。一旦黑色污染影响这片海域,不仅当地渔民大量失业,全球海产品质量控制也会受到影响。毕竟没有人愿意在餐桌上吃饭。见鱼、虾、蟹多眼多腿,样子怪异。
而且,这些放射性物质还会随着海水的蒸发而蒸发到天空,并随着降雨流入世界各地,对陆地动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到那时,地球将真正面临严重的危机。因为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后果都是严重的。为什么日本仍然这样做?
日本为何坚持将核废水排入大海
事实上,日本不顾一切坚持这样做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节省成本。要知道,福岛核电站内放置了数千个储水箱。
不仅危险系数日益增加,每年还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维护。另外,随着核电站的运行,只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核废水。如果继续存放的话,连储水箱都不够用,所以日本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快处理掉。日本此前曾声称,别无选择,只能将污水排放到海外。不过,日本却异常自信。在这一计划实施之前,日本曾誓言要将其排入大海。核废水经过严格处理,已达到饮用水标准。为此,不少人质疑,既然日本有能力将这些核废水处理成饮用级,那么内部消化还不够。自己生产并饮用,不仅能够得到外界的高度评价,而且不用进口饮用水,可以节省大量资金。不过,日本所谓的饮用水标准会议仍然是一个问号,至少该国的高层官员永远不敢真正来。几口。
但无论日本多么无助和无助,要让全世界为此付出代价,是不是太无情、太不公正了呢?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能做的就是加强进口海产品的质量控制。近期,我国工信部重点关注广东、安徽、福建、浙江四省渔业发展情况。今后,该地区的渔业发展将会加大。我们将采取保护措施,加强进口海鲜产品质量控制,拒绝采购来自日本福岛海域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