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2、污染源头成为重中之重。目前,沿湖大部分村庄和农房较为分散,农村生活污水难以集中处理。太湖流域有4.6万个自然村,其中人口800人以上的仅有830个,仅占总数的1.8%。除少数村庄将生活污水纳入污水收集管网外,绝大多数生活污水都是粗放排放。它不经过任何处理或仅在化粪池中进行简单处理,然后沿路边沟渠或人行道排放到附近水体。根据江苏省政府公布的《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到2023年,太湖一级保护区(沿湖5公里、湖口上游1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两侧1公里)将达到70%。其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因此,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当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选择。
3、加工技术具有实际意义。 1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特征 1.1 水质特征 (1)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变化较大。 BOD和COD浓度普遍高于城市生活污水。生物降解性非常好,BOD/COD为0.450.55。 (2)大多数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似。水中基本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水质波动较大。 (3)厕所排出的污水水质较差,但可以进入化粪池作为肥料。 1.2 水量特征 (1)总体而言,农村生活污水量较小。人均用水量7O110L/(人d),排水量2570L/(人d)。数值的高低与农民的节水意识有关;排水量/用水量为4085。(2)居民生活模式相似,水量变化明显,即污水排放不连续、变化较大的特点。 2
4、农村污水处理技术2.1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农村沼气池处理技术是利用人畜粪便或农作物秸秆在沼气池缺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和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CH4和CO2。一个措施。产生的甲烷混合气体称为沼气。其热值为2025MJ/Nm3,是一种非常好的燃料。发酵沼液和沼渣可用作农作物肥料1。农村户用沼气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农村沼气池处理技术 农村沼气池主要有砖混结构、混凝土结构和玻璃钢结构,其集气方式主要有水力式、钟罩式等。其共同特点是结构简单,池体埋于地下,人畜排泄物按位置差异流入池内,无动力要求,投资少,运行维护方便。 2.2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废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利用土壤、植物等的自然生态处理措施
5、生物体和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三重协调,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实现废水的高效净化2。人工湿地类型可分为地表流和潜流两类。潜流湿地处理主要包括垂直流和水平流。我国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中,潜流法占主导地位。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图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COD、BOD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同时通过水体实现良好的反硝化作用。植物吸收、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氮素挥发。 ,人工湿地还通过人工土壤固磷和植物根系除磷两种措施来去除磷3。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污染物去除率见表1。 表1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影响
6、污染物去除效果项目CODBODNH3-NTPSS去除率/%7587085 近年来,人工湿地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日处理规模从几吨到数百吨不等。根据相关工程实践,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投资适中、运行成本低、几乎无需管理、污水处理效率高、长期达标排放等特点。 2.3小型二级污水处理装置技术小型二级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物理和生物相结合的措施来处理污水。污水首先经过格栅和初沉池,然后进入厌氧、兼性或好氧生物处理,最后经沉淀排放。目前广泛应用的有井下无动力、井下微动力等多种污水装置,处理能力从几吨到数百吨不等。地下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初沉池+厌氧污泥床接触池+厌氧生物滤池工艺。
7、技术,整套装置埋于地下。工艺简单,不消耗能源,不需要特殊管理。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从工程实践来看,地下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每吨水投资约为2000元。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COD 5070、BOD 5070、NH3-N 1020、磷酸盐2025、SS 6070。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般只能满足二级排放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地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技术、制造水平和运行条件要求较高,不同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存在较大差异。 4、工程设计和应用应根据不同的要求。相同的污水性质采用不同的技术参数进行专业设计、制造和安装。地下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由厌氧反应区、接触氧化区和沉淀区组成。接触氧化区
8、配备生物填料和水下曝气机,污水在生物膜上微生物代谢作用下去除污染物。装置内无需回流污泥,不发生污泥膨胀,抗冲击负荷能力强,COD、BOD去除率高。该设备经过专门设计,可实现全自动操作,无需任何监督。其工艺流程如图35所示。 图3 地下微动力污水处理流程图。地下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关键技术是生物接触氧化法。根据不同的处理水质和环保法规,还可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O)。 )工艺获得良好的脱磷、脱氮效果。就工程实践而言,微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每吨水投资约为2500.35万元,运行费用为0.50.6元/t,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为:COD 7080、BOD 8085、 NH3-N 6070、磷酸盐 5075、SS
9. 80-90。 2.4 蚯蚓生态滤池 蚯蚓生态滤池是国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它采用人工措施,在滤床内建立适宜蚯蚓和各种微生物生存的环境。生态环境,处理后的城市污水中的各种形态的污染物通过蚯蚓和其他微生物的协调作用进行处理和转化。蚯蚓在生态过滤器中的重要作用是参与污水污泥的分解,净化滤床,防止堵塞,增加滤床的通气量,改变生物种群结构,增加生物活性,促进碳的分解和滤床中的氮气。和转型。据有关资料显示,蚯蚓生态滤池对COD、BOD、SS、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8388、9196、8592、5565。同步蚯蚓生态过滤器工艺流程及设备简单,操作易于掌握,维护管理方便。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但由于
10、蚯蚓有冬眠、夏眠的习性,会导致阶段性产水不稳定。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在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基本可以因地制宜。但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尚未充分考虑推广的可能性和方式。项目化特征明显,存在重项目轻管理、重技术轻机制、重建设轻运营等现象。农村污水处理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长期疏于维护,污水处理效果明显下降,甚至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例如,一些利用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项目未能及时修剪或更换植物。 、植物腐烂造成水体污染; (2)部分村庄由于缺乏长期资金来源,难以支付正常运营费用,导致处理设施基本无法运行; (三)生活污水处理效果
11、如果没有监管,没有专业人员对出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就很难评估污水处理效果。四、建议 (一)加强宣传,强化组织协调领导。建议各地各部门利用各类媒体和媒体,加强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宣传,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分解工作目标任务,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落实部门联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 (二)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建设和运营资金。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完善财政补贴投入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加大省、市、县(市)财政投入力度。区、镇各级采取以奖代补的措施,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供财政支持。 (
12. 3)按照分工,明确各部门职责,防止任务重叠、职责交叉。 (四)研究制定农村生活污水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根据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类型采取不同的运行管理模式,防止“早建、晚停”现象。参考文献: 1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系统及实用技术研究 李海明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3, 32(9): 177-181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机理及效率比较 刘亚琼, 刘志强,苗群,等。水科学与工业技术, 2023(6): 40-423 蔡满成, 杨英 废水人工土壤植物床处理 给排水, 2023, 28(9): 13-194 刘大印, 毕亚凡, 孙功胜,等。埋地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样检测分析J 环境保护, 2023(10): 45-475 郭林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企业技术发展, 2023, 22(11): 16- 186于廷康,杨健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好实用技术新进展J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2023年, 1(5): 54-6O 丁槐 2011-07-05*2023 苏州市环境保护科技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用技术筛选及示范工程建设应用”。陈美丹,女,1981年出生,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规划与评价、水环境保护研究。